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网  |   长治市政府网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治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上党旅游 > 旅游动态

文 旅 发 展 记 者 在 一 线

 时间: 2017-06-23 16:26        大    中    小     

砥砺奋进的五年

全域理念整体推进 产业集群助力发展 精品路线提档升级

我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农家土菜,满眼都是绿草鲜花,我们都不想回去了。”家住长治市的刘勇告诉记者,6月17日,他一大早自驾游览长治县振兴村。原本打算当天返回,结果被该村旅游景观吸引,便住了下来。据了解,近年来,振兴村引入生态新村、城乡共生等先进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山势,进行生态绿化改造,并在集约土地的基础上,将办公、商业、居住、文娱、休憩等公共服务设施合并在一起,塑造出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且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化公共空间,成为独具魅力的特色乡村。如今在我县,像振兴村这样升级版的乡村休闲旅游地正成为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多规融合”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游,为全县全域旅游注入了新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和端午小长假期间,振兴新区、西火十泉岭、贾掌西岭等地的乡村游共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440余万元,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全县旅游市场呈现出繁荣火爆的景象。

我县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众多,自然生态资源良好,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条件。为把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县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整合独有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成熟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我县先后开发建设了天下都城隍、南宋五凤楼、荫城古镇等重点景区,并投资开工建设了荫城至南宋至西火环线旅游公路,正式开通了县城—王坊—荫城—东庄—城隍庙旅游班车,结束了全县没有旅游客运专线的历史。同时,还对农家餐饮服务、特色乡土宾馆、综合服务区等设施进行了配套和完善,不断提高景区全方位接待能力。

“启动打造山水风光休闲游、乡村民俗度假游、历史文化体验游等三条精品旅游线……”这是我县今年提出的旅游工作发展方向,不仅如此,我县还把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纳入全县“六大产业集群”之一。依托我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围绕特色文化、民俗民风,全县重点推出了以黎都公园、海子河游园、陶清河湿地、五龙山等为主的山水风光休闲游;以神农生态园、东掌避暑小镇、振兴乡愁公园、十泉岭张家大院等为主的乡村民俗度假游;以八义红绿彩文化园、南宋五凤楼、天下都城隍、千年铁府荫城等为主的历史文化体验游等三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晋冀豫三角洲旅游大循环圈,努力使全县成为晋冀豫民俗度假的集散地、历史文化的探幽处,山水风光的交汇点。

与此同时,我县还以黎都文化旅游公司为龙头,加强与中青旅的战略合作,做好全域旅游的调研、整体规划和项目申报,加快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化经营步伐,推进天下都城隍、振兴景区、五凤楼景区、黎都公园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荫城古镇、振兴新区、西火镇十泉岭等重点景区品质,继续办好天下都城隍文化旅游节、西火金秋乡村文化旅游节、太行山物流园区年货采购节、西申家庄神农生态园年文化节等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实施“互联网+旅游”工程,启动旅游“一卡通”,推进旅游景区的联动整合,切实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据悉,全县还将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按照“每月一主题,每???一活动”理念,开发“文旅结合、农旅结合、体旅结合、工旅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引导各乡镇区举办形形色色的节庆活动,努力做到乡乡有节、四季有节、年年举办、有声有色,不断扩大全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形成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