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48857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10-10 |
发文机关:长治市上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4-10-10 |
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 ,经我单位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区目前共有1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分别为:
第一批(2012年12月)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2个(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长治县贾掌镇西岭村);
第三批(2014年11月)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1个(长治县荫城镇荫城村);
第四批(2016年12月)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2个(长治县荫城镇琚寨村、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
第五批(2019年06月)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8个(上党区荫城镇桑梓一村、上党区荫城镇桑梓二村、上党区西火镇西队村、上党区西火镇东火村、上党区西火镇平家庄村、上党区八义镇张家沟村、上党区南宋乡太义掌村、上党区南宋乡赵村);
第六批(2023年3月)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1个(上党区苏店镇北天河村).
(二)2021年—2023年,我区制作完成了所有14个村的数字博物馆。
(三)2023年,我区积极申报“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县”,编制了“长治市上党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现已通过专家评审,并于2024年3月19日申报成功。
二、工作思路
为更好的对上党区进行历史保护和文化传承,我们将着重打造实体和虚拟两大板块:
(一)打造全区整体文化旅游区(实体)
依托雄山-天下都城隍省级风景名胜区,将老雄山核心景区、天下都城隍核心景区、南宋玉皇观核心景区、琚寨古村落核心景区四节点,与八义窑遗址有序串联,实现“潞商文化、民居文化、城隍文化、彩瓷文化”汇集目标,将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多元结合,构建古村落生态系统,让扎在土地上的文化之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推动历史人文资源创造性发展。
1、打造古建民俗文化集聚区
雄山-天下都城隍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总面积50.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四个,分别为老雄山核心景区、天下都城隍核心景区、南宋玉皇观核心景区以及琚寨古村落核心景区,核心景区面积约682.77公顷。雄山海拔1419.5米,堪称上党群山之王,整个山势三峰对峙,雄山叠嶂,像一条巨龙游戈在此处。天下都城隍位于上党区东南20公里处的天子岭,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聚区内主要有明清一条街、神州太极楼、太极广场、中华功德园等几大部分组成。为进一步挖掘集聚区内涵,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上党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注入动力。
2、打造南部彩瓷遗址文化集聚区
南部彩瓷遗址文化集聚区规划面积约19平方公里。
八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八义窑遗址是山西东南部影响较大的民用瓷窑,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义窑早在宋代已开烧,一直延续到明清。在宋金时,八义窑瓷器品种较多,有纯白瓷、白瓷红绿彩、白瓷黑花、白瓷黑彩、黑瓷等。八义窑的红绿彩瓷,是釉上彩,图案边饰自然,红绿黄色调和谐一致,图案内容丰富多彩,搭配合理,其强烈的色彩对比鲜明而不艳俗,开创了中国陶瓷史在器物上施彩绘画的一代先河。
该区以八义窑遗址为重点,对分布于八义镇的八义、东山、南泉庄等区域开展功能品质提升 ,加快陶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推动陶瓷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展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窑址周边文化保护利用 ,提升八义红绿彩文化园,提出遗址博物馆方案,定期举办陶瓷文化交流会,初步形成陶瓷文化特色旅游研学点,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魅力与艺术的辉煌。
3、打造北部红色民居文化区
结合北天河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和西岭村梯次古民居打造红色民居文化区。
北天河村是“红色教育基地,佛教文化圣地,古代民居宝库”的市级文明村。上党战役刘邓司令部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是上党战役指挥部所在地,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解放战争第一仗”,也是中国共产党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重要战役。作为村里保留下来的红色圣地,将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民宿”度假村,配套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村落及场地特色,打造“营地+民宿”“故事+民宿”的创新情景体验式民宿。
西岭村梯次特色民宿建设区,依托村里的建筑及村庄环境,恢复青石古商道,连通四合窑院民居建筑群,走入华美绮丽的雕刻世界,砖雕、石雕、木雕装饰着淡雅的灰墙灰瓦,感受雕刻的艺术魅力。在村内打造地方风情民宿区,建设雕塑博物馆,研学体验雕刻制作过程和乐趣 ,逐步引导发展乡村休闲住宿和文化气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二)打造全区网络文化旅游区(虚拟)
制作全区14个传统村落的数字博物馆。给全世界老百姓呈现一个数字化平台,展示我区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同时为学术资源的交流提供平台。这个博物馆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
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提高传统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传统村落。此外,数字博物馆也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使人们可以在网上就能够游览传统村落,了解其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数字博物馆可以为学术资源的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传统村落相关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科学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我区将在工作方案基础上,按照《山西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要求,科学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我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认真梳理县(区)域传统村落在地理环境、演进演变、肌理格局、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区域 ,明确区域内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结合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提出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传统建筑活化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和技术路线,估算示范工作投资总额,明确投融资渠道,建立项目库。
(二)扎实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我区将按照工作方案和保护利用规划 ,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政策制度,整合相关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行政府、村民、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和改善村容村貌,增强传统村落生机活力,形成保护利用经验和模式,保质保量的完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长治市上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