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网  |   长治市政府网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治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文件公开>政办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44173
发文字号长上政办发〔2023〕17号 发文时间2023-07-17
发文机关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标题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3-07-17

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解读: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  专项行动方案

各有关乡镇街道、村

《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17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

专项行动方案

2023年是户厕改造提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高质量完成我区2023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农发〔2023〕5号)《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户厕改造提质和问题厕所整改工作的通知》(长农发〔2023〕2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典型引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切实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以户为基、以村为体、全镇发力,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实效,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范围,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如厕和卫生习惯,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目标任务

2023年全区改厕任务3500座。整村推进改厕率达到85%以上,可以享受中央整村推进奖补资金。改厕后要实现卫生厕所基本规范,如厕环境干净整洁,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有机衔接,长效管护机制普遍建立。

三、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区农业农村局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示范引导、质量把关、组织实施。不大包大揽,不替农民做主,不搞强迫命令。不简单推行农民零费用改厕,要引导农民承担适当费用,自觉建设、使用、爱护、维护厕所设施设备。做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基本要求,做到让农民知情、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

——首厕过关,整村推进。选择成本适中、实用好用、群众满意的改厕模式,坚持“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工作机制,做好试点示范。同时坚持“自愿申报、分类示范、整村推进”原则,以点带面、试验示范,逐步推进,使改造后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结合统筹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体化协同推进,按照“经济适用、群众接受、使用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根据各村各户实际,做到进村入户摸排,针对每户改造内容,确定改厕方案。做到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村施策、因户施策。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在改厕过程中,要突出好字当头,质量优先,要加大农村改厕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严格落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晋农社发〔2020〕9号要求,户厕结构和材料要符合《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改造技术规范》DB14/T2352—2021等国家、省级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改厕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意识。保证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管一户,注重建设成效,杜绝“数字化”改厕。同时,切实加强运行管理、做好维修维护等工作;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坚持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考虑、一体设计、一体建设,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同时要大力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成果。

——有序实施,久久为功。在农村厕所改造中,要坚持民生居首、质量至上的原则,要严格按照《长治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长农居办函〔2019〕4号)要求,严格把好“十关”,确保改厕质量。省市两级将对新建厕所和厕具质量进行抽查。条件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加快推进;条件不成熟、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村,先行试点示范,群众认可后逐步推开。

四、实施规模、范围、改厕模式及资金筹措

(一)实施规模、范围

1.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涉及5个乡镇18个行政村,改厕任务总数3500座。

2.以下几种情况不在改厕实施范围:建在院外不符合村庄建设规划的厕所长期无人居住或举家外出(1年以上)且书面征求意见不愿改厕的户厕,三年内有搬迁计划和空挂户的厕所。

(二)改厕模式

2023年改厕模式主要采取内置式无害化抗冻水冲厕所模式。该模式厕所由厕屋(选用)、便器、排气管、内置式化粪池、抗冻水冲系统、照明系统等部分组成。

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彻底解决粪坑渗漏,杜绝粪池渗漏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可解决冬天防冻厕具冻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形,选择不同的改造措施一是农户自身建有厕屋的,施工内容包括化粪池的改造,厕具的更换,厕屋地面及墙面的改造二是农户没有完整厕屋的,需要农户先自行建造厕屋,不想建造的,也可选择集成厕屋。此种模式由于工程量大费用高,需要农户酬工酬劳承担部分费用,农户户厕改造超过规定标准的(厕屋标准:1.3×1.3×2.0,厕顶标准不超7平方米),多出费用由农户自行承担。

改造后的厕所要达到“三无三有三净两不一处理”(无臭味、无蝇蛆、无粪便暴露;有墙、有顶、有灯;地面净、墙面净、厕位净;粪池不渗漏、池口不暴露;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无害化卫生要求。

(三)资金筹措

按照省级财政补助标准1000元/户,区级1:1比例配套1000元/户,3500座改厕资金共计700万元进行资金筹措。省级、区级财政补助资金及中央整村奖补资金统筹用于农村户厕改造、粪便无害化处理、抽粪车购置及改厕后期运行维护等。

五、实施步骤

(一)申报阶段各乡镇要组织各村积极开展改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改厕意义、改厕模式和改厕原理,了解改厕补助政策,增强群众的自觉自愿意识,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与农户签订《改厕知情同意书》,让群众自主选择改厕模式和改造方式。在未取得群众同意前,不得擅自或者强行对农户厕所进行改造。

(二)方案编制阶段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结合2019年至2022年农村户厕改造经验,在进行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更加适合上党区农村地区改厕和推广模式的《长治市上党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

(三)招标建档阶段区农业农村局就2023年改厕工程完成有关招标工作,确定改厕中标单位。要统一组织制作改厕“明白卡”,明确改造技术模式、施工内容、资金补足标准、管护责任划分、管护方式等向有改厕计划村的农户发放,发放率要达到100%。做到施工前后“双确认”,经改厕户、村委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后才能施工,农户确认满意后才能验收合格,避免在改厕过程中出现大的变更和互相扯皮现象。

(四)技术培训阶段(2023年7月中旬区里成立改厕技术服务指导组,负责对各乡镇、各改厕村确定的改厕明白人进行户厕改造技术培训和指导;乡级组建技术保障工程推进组,配备1名改厕监管员,负责对各村改厕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村确定1名改厕明白人,负责改厕全过程指导和政策宣讲。

(五)试验示范阶段(2023年7月下旬)。改厕要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整体推进。先在每个改厕村确定5—15户改厕试验示范户,按照不同类型建造示范户,让本村改厕户可以直观体验改厕效果,选择是否改厕。以点带面、形成规范、整村推进。

(六)组织施工阶段(2023年7月—9月)确定施工队伍后,施工队伍必须对每户厕所进行前期摸排,确定改厕方案,建立各改厕户基础改厕档案,做到“一户一策”。并按每户确定的改厕方案进行改造。同时,村里确定的改厕明白人,对改厕施工过程全程进行监督。区农业农村局要做好统筹协调,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加强典型引领和推广工作,定期对“厕所革命”工程的组织管理、改造进度、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督促检查。

(七)核查验收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1月)全区工程结束之后,施工企业提出申请,区农业农村局审请区财政局对全部工程进行核查。核查结束之后,区农业农村局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照改厕标准逐村进行验收。验收交付后使用后农户承担户厕管护主体责任。验收完成后,由区农业农村局汇总工作情况,上报市农业农村局进行抽查复核。

农村户厕验收分施工资料验收和工程现场验收,其中施工资料包括农户签字、“一户一档”资料、工程质量评价报告、厕具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工程现场验收包括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质量验收。厕屋内地面需硬化,便器、通风管、防臭及冲水设施等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化粪池(或粪坑)不渗漏、深埋符合规定,过粪管安装正确,化粪池清粪口应略高出地面。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相关乡镇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乡镇长及各改厕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长治市上党区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有改厕任务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工作领导组。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全区农村改厕的全面领导、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明确推进进度,筑牢责任意识;各乡镇建立主要领导对厕改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到改厕全过程,组织专人进村入户,监督检查改厕的质量、进度、标准等;各改厕村主干要把改厕工作抓在手上,安排专人负责,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农村改厕工作,按时保质完成2023年农村改厕任务。

(二)强化部门协作

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各项工作;卫部门要加强农村改厕技术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与改厕工作的衔接,对完成水冲厕改造并已投入运行的行政村,要优先考虑纳入生活污水治理范畴;住建部门要加强对人口较大村庄村委会、公共活动中心等场所公共卫生厕所的建设管理;文旅部门要完善乡村A级以上景区厕所建设管理;科技部门要支持新型改厕技术产品研发;市场监管部门要推进农村改厕标准制定、加强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做好项目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规范管理程序

为提高改厕效率,节省改厕成本,提升改厕标准,保证改厕质量,控制总体价格,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前几年改厕的有关经验和教训,2023年我区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将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招标工作。主要分两部分:

设备采购主要包括内置式化粪池、冲水袋、马桶(一体蹲坐旱便器和坐便器任选一款)、马桶粘贴板、马桶刷、抗冻水冲系统(抽水泵、冲水开关、冲枪、电线、电线扣条、电源插座等)、抽粪口盖板、排气管、集成厕屋(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及太阳能灯等。

工程招标: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墙面抹灰及刷白、地面硬化、厕顶材料购置及安装等。

各乡镇和改厕村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配合实施好本辖区各村的户厕改造工作。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今年的改厕任务。

(四)严把改厕质量

区农业农村局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严把项目质量关,强化施工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技术服务组和监管员要定期对改厕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特别是村级改厕明白人要加强改厕施工全过程监督。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对检查不合格、不达标、群众意见大、不满意的厕所,坚决督促整改到位,严禁出现“烂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

(五)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我区将根据上极要求,逐步探索和建立全区农村“厕所革命”长效管护机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实现全区农村改造户厕的统一运维。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管护制度,配套建立相应的维修服务体系,确保“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粪污满了有人掏”,基本达到“厕所地面不见垃圾、便器不见粪渍、厕室不见蚊蝇”的“三不见”效果,建立“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护体系。

(六)规范建档立卡

各改厕村要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建立完善改厕档案,逐户编号登记造册,规范存档备查,保存改厕前、改厕中、改厕后的照片,户主信息(联系方式等)及改厕项目的相关会议纪要、公示照片、上级文件等资料。协同完善电子档案和相关图片入档工作。核实确认农户户数、户用厕所数、已达标数和非卫生厕所数,核定农户改厕数量,对完成改厕的农户要现场逐户统一编号,并悬挂标识牌。做到“三清”:底数清、交接清、账目清,切实做好“一户一档”“一村一档”工作。

(七)强化资金管理

按照《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晋农社发〔2020〕9号)精神,强化资金管理,做到账目清晰,确保专款专用,严格项目资金支付,施工过程中可按工程进度预支部分资金,坚决杜绝未建先支、账目不清。各改厕村在整村奖补资金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长治市上党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奖补资金使用办法》有关规定执行,严禁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