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卫体局>年度报告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4-14491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4-03-14 |
发文机关:卫生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治县卫生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主题分类:卫生 | 发布日期:2014-03-14 |
一、2013年度卫生工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
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整体水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2013年县财政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支持卫生工作,县大医院建设项目及县医院设备购置投入4150万,县级配套新农合基金投入894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投入340万,长乐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入140万,配置10辆救护车投入120万,县级配套公共卫生经费投入100万,基本药物周转货款投入100万,农村卫生经费补助投入60万,妇幼卫生项目经费投入49.9万,监督所项目国债前期经费投入43万,医疗垃圾处理投入40万,食品安全协调拨款30万。西池、贾掌卫生院等业务用房短缺单位项目建设列入了全县“双百”工程范畴,前期审批环节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开工建设。
二是实行了乡村医生级差岗位补助制度,提高了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为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提升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我县对在岗的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乡镇助理医师证的乡村医生实行了级差岗位补助制。县财政部门除对乡村医生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计件计量二次补助外,对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按400元/月发放、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按200元/月发放、取得乡镇助理医师资格的按100元/月发放。全县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共计69名,每年应发放的级差岗位补助资金23.4万元已列入财政预算。
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组建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实现了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各项综改政策逐步完善,药品销售补偿、医药价格改革、绩效考核及单病种等方案已制定完成,人员编制重新核定完毕;9月起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型设备检验费降低10%,让全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四是新农合工作继续领跑全市。2013年农民参合率99.66%,参合人数285459人,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75.77%,人均筹资340元,继续推行了按服务项目、人次、单病种和定额补偿的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全年共补偿10041.042437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518.348638万元,住院补偿8522.693799万元,受益356897人次。
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319724例,全面推行了武乡蟠龙健康档案管理办法,定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实施0-6岁儿童访视和保健数为45070人次,实行孕产妇保健管理14469人次,老年人保健服务管理20570人,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开展慢性病管理29585人,其中糖尿病管理4755人,高血压管理24830人,重性精神病管理936人,卫生监督协管巡查10160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落实了十一大类四十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和计件计量二次考核,发放服务经费1023.5970万元。
六是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全县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在县级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继续落实了基本药物全省网上统一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基本药物供、运、求三方关系逐步协调;政府补偿机制全部落实到位;2013年全县购进基本药物货款916.882816万元,已向省药招办结算基本药物货款916.882816万元,汇款率为100%,财政补偿232万元。
取得的成效:
一是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各医疗机构实现业务收入3737.0178万元,门诊142750人次,住院病人6674人次。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以核心制度落实为主要着力点进行了质量控制,开展了临床用血、麻精药品和抗菌药物临床运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持续规范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三好一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持续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中医院“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等疾病完全缓解治愈率达85%、82%、96%。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各类应急救治、事故演练出动车辆40车次,医务工作者130余人次。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力度显著增强,严防H7N9禽流感,印发宣传手册1.5万册,开展了防治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计划免疫稳步实施,“八苗”接种率达99.6%以上;组织开展了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推进,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稳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为1977人,补助金额为593100元,叶酸服用率达10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80%,叶酸发放规范管理率100%,宫颈癌筛查4000例,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筛查620人,婚前医学检查2012对。
三是卫生监督扩面力度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监督覆盖率100%,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起,取缔无证行医诊所11家,罚款4.02万元;严格公共场所管理,办理卫生许可证37家,变更2家,监督覆盖率、量化分级率、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均达100%,监督检查246户次,下达文书403份;深入开展医疗机构集中整治,查出存在问题机构91家,停业整顿79家,吊销执业许可证12家;强化学校卫生监督,出动车辆200余次,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下达监督文书411份,实现了全县111所学校监督全覆盖。
四是食品安全工作获得省政府高度肯定。我县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聘请了272名乡村两级食品安全协管员,筑牢了食品安全监管“网底”,落实了协管员补助经费每年36万元,列入了财政预算,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工作。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食品安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县, 2013年代表全市迎接了省政府年度考核,获得了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五是成功创建了省级示范县。我县成功通过了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验收工作。
二、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我局主动公开信息通过网上传送方式公开38条,其中:职能机构1条,规范性文件3条,部门文件4条,工作动态23条,政府文件3条,政府办文件4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3年度我局未接到提出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我局未接到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申请。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3、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扩充。
(二) 改进措施
1、统一认识,规范工作流程
我局将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梳理本单位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提供、定期维护,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公众能够方便查询。
2、认真梳理,扩大公开内容
我局将进一步梳理政府信息,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推进公开信息的电子化,降低公众查询成本。
3、系统整合,提交服务功能
从方便公众查询的角度,建立好信息间的关联。按照信息内容的相关性,做好信息标题与信息全文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各信息内容类别之间的关联,尽量减少层次,提高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