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统计局>年度报告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0-12-31 |
发文机关:长治市上党区统计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治市上党区统计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2-31 |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统计局大力指导和支持下,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强化统计服务,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统计工作又上新台阶。现将2020年我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全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0.1亿元,居全市第3位,增速3.1%,全市排名第1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62%,全市排名第11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4亿元,全市排名第7位,增速-4.7%,全市排名第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全市排名第3位,增速-6.3%,全市排名第11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47元,全市排名第4位,增速4.2%,全市排名第9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2元,全市排名第2位,增速7.6%,全市排名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5.85亿元,全市排位第3,增速2.21%,全市排名第13位。
二、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精心筹划,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20年2月成立由副区长李翔同志任组长、19个区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的七人普工作领导小组;3月成立各乡镇区及社区、村级普查机构,4月底成立各大中型企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了由19个区直单位组成的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下设综合组、业务组、户口整顿组、数据处理组、宣传组和执法检查组,完成工作组职责分工和办公室工作制度。
二是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提升全区广大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我区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的资源优势,全面调动各级各类宣传载体和平台,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实现全覆盖。①媒体宣传先行。我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时效性、灵活性和覆盖性优势,将其作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主要载体。区人普办联合全媒体,在《今日上党》开设人口普查宣传专栏,定期发布人口普查宣传新闻稿;拍摄宣传视频,定期在宣传栏目进行专题报道;借助上党全媒体公众号,不定期发布人口普查工作动态;有线电视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人口普查宣传口号。②社会宣传跟进。为发挥社会宣传的持续性和深入性优势,我区人普办在主城区繁华地段、重点小区设立人口普查户外广告牌及悬挂长期固定的人口普查标语横幅;主城区各沿街单位以各种方式进行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参与单位达到49家,进一步扩大了主城区普查宣传力度;区人普办对接全区50个学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小学校以人口普查“一堂课”等方式,开展“小手拉大手,人普进我家”活动;通过各乡镇在乡村主干道、集市等人口集中地区采取书写壁字、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人口普查工作。在人口普查摸底及正式登记阶段,区人普办为方便普查员入户,扩大宣传面,增强宣传效果,为全区近1700名普查人员配备统一的文化衫,加强辨识度、可信度和公信力。③宣传活动造势。我区于2020年9月20日在和谐广场开展了上党区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上党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宣传点包括和谐广场、金海岸小区、光明新区、黎都家园等9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扩大人口普查宣传声势,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支持人口普查的热情。我区人普办特别邀请中共上党区委老干部局“总是春”艺术团编排《人口普查小快板》在各乡镇轮流演出。
三是严格选调培训,切实提高“两员”业务水平。我区制定严格的“两员”选调制度,各乡镇抽调了高学历、高素质的村(社区)工作人员,满足了普查工作对专业业务水平较高的要求, 我区共选聘普查指导员484名,普查员1191名,为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业务保障。
我区为保证培训质量,经过精心挑选,选出七位同志授课,并制作统一课件,七个业务组分乡镇培训,共培训27期。于9月12日--9月30日,对乡镇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组织有序、重点突出,培训结束进行了培训测试,并就测试中出现的难点、疑点一一做了解答,加深了理解,培训效果良好。
四是压实责任,全面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分两个阶段:清查摸底阶段和正式入户登记阶段。清查摸底工作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前奏,也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基础。区人普办按照普查方案规定,认真组织普查员深入实地摸清每一户普查对象的真实详细的资料,编制好《户主姓名底册》,尽量将误差降到最低,为我区的正式入户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查登记工作是整个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整个人口普查的重中之重。为了将普查质量控制到最高,入户登记工作开始后,区人普办对全体普查人员提出了“两个严格”的具体要求。一是思想上严格过关。普查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克服骄燥心理,克制麻痹大意,把人普工作做细做实;二是操作上严格认真。普查人员在入户登记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办事,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严格做到“细”、“准”、“实”,杜绝“粗”“差”“错”。11月15日,我区短表登记工作圆满结束,登记结果无论从进度还是登记率在全市都属于领先的位次。截至年末,人口普查登记、审核、汇总工作圆满结束。
(二)周密部署,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我区作为第一阶段参加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的县区,共涉及普查对象4036户、8917人。2020年3月成立了由副区长侯立峰同志任组长、19个区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4月初,我区由组织部、扶贫办负责抽调28名同志,成立了区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普查办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组、普查人员选调和培训组、普查指标核查组等4个内设工作组,分别对各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4月中旬,成立乡镇区普查机构及办公室,行政村全部确立负责人。至4月末,普查期间赴沁县普查工作组完成组建。
二是精心选调,加强培训。脱贫攻坚普查,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促进高质量脱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对脱贫攻坚成效的全面“体检”与“期末考”。脱贫攻坚普查普查员的业务素质、政治觉悟高低直接影响普查质量,为此,区脱贫攻坚普查办高度重视普查员的选调与培训工作。①严格选聘普查员。区委组织部牵头、区扶贫办、区统计局配合,严格按照普查人员选调范围、条件和数量,在全区驻村工作人员和区直各部门、各乡镇干部中选聘身体健康、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熟练使用PAD的85名普查工作人员,其中包括组长1名,副组长1名,普查指导员5名,审核验收人员2名,普查员76名,组成一支派驻沁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组。②认真开展业务培训。7月末,为确保培训效果,区脱普办专门聘请市调查队专业人员,到我区进行脱贫攻坚普查业务培训,从建立底册、入户登记、数据审核到如何进行询问,都做了详细讲授,为正式普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后勤保障,圆满完成普查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区脱普办申请办公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及文件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根据脱贫攻坚普查的环节要求,我区高位推动,把握7月20日至8月10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履行好普查与被普查的双重责任,确保顺利通过现场普查关、数据审核关、数据上报关。区脱普办积极配合区政府做好潞城区派驻我区普查工作组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协调,从就餐、住宿、车辆、防疫和应急管理等各方面保障了脱贫攻坚普查的顺利开展,保障了潞城区派驻组顺利进行入户登记、数据汇总及审核验收,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三)加强组织,继续做好经济普查后续工作
通过区经普办的共同努力,2020年6月28日,上党区第四次经济普查1-7号公报正式通过市经普办审稿,于8月份开始在“上党全媒体公众号”上逐期刊载;截止年末,我区经济普查各行业课题研究陆续终稿,《从经济普查 看上党发展》得到上级统计部门广泛好评,并被收录到《长治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文集》。《长治市上党区经济普查年鉴》进入数据整理和开发阶段。
(四)再接再厉,抓好常规统计工作
一是拓宽调研渠道,多种方式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状况。今年以来,我局制定特殊时期调研方案,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预期。一是集中分组入企业调研。3月18日至20日,全局分四组,对“四上”企业及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复工复产调研,从生产经营、原材料供应、未来价格预期及重点项目落地等情况着手调研,形成调研报告3篇,供区委区政府参考。二是以问卷及电话随机抽访的方式,动态跟踪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从工业到项目投资,分别设企业家问卷调查及统计员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同时各专业股室建立电话随访制度,主要是针对产品价格的变动,及时了解行业市场,做到对经济运行准确研判。
二是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统计年鉴》收集整理的社会资料进一步充实完善,资料整理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排版印刷阶段;《2019年统计公报》已于5月份在《今日上党》完成刊发;编制《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共创宜商宜居宜学宜养 新上党》,成为“两会”期间的亮点资料,得到代表们的广泛好评;1-12月份,区域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2期;《统计专报》完成15期,《统计快报》10期,《统计分析》38期,工作信息82篇;《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完成测评工作,并形成监测报告。全局各专业,在完成常规统计报表的同时,加强了对基层单位调研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调研、分析制度,更好履行了对经济形势的预警、预判职能,为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各行业常规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综合统计:按照省、市统计局的要求,根据上党区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重新核算2005-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改革,实现数据统一衔接。
农业统计:农业统计包括所有街道、乡镇、园区及所辖的所有行政村。①严格执行农村统计报表制度,细化报表流程,加强村级数据审核,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关口,严格执行报表送审制度、查询制度和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及时、真实、可靠;②根据《山西省粮食、畜牧业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农业统计与调查队工作归并,按照调查队的相关要求完成数据替换工作,并对2006-2019年农业总产值重新核算;③按照《山西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验收方案》的要求,通过对各乡镇统计工作站从工作环境、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台帐建设、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确保农村统计工作顺利推进,并于11月2日,市局验收组随机抽取的两个统计工作站进行检查,顺利通过市局验收组验收。
工业统计:规上工业企业共68家。工业统计是我区的重点统计工作,“数据质量”是工业统计的核心和灵魂。在完成2019年年报及每月的产值产量、企业财务状况报表的基础上,加大数据质量核查,进一步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工业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正确反映我区工业发展现状。
投资统计:2020年,全区共涉及93个投资项目、16个房地产项目、10个建筑业单位。根据投资项目入库出库频繁的统计特点,通过“勤培训、多指导”的方式加强规范,保证了全区投资项目“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贸易统计:2020年,全区贸易企业46家,其中批发零售业39家,住宿餐饮业4家,个体户2家,产业单位1家。贸易统计主要是在做好常规统计年报定报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一是借年初年报会议,规范企业报表的操作流程,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各项报表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二是认真监测月度、季度数据上报情况。做到统计数据的月上报、月反馈、季分析数据。三是加大财贸数据核查力度。全年共核查企业44家,通过核查,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确保统计数据有理有据。
社会统计:社会统计包括劳动工资、科技创新及研发统计。本年度,劳动工资报表单位共169家,其中规上143家,规下抽样26家;科技创新、研发活动涉及22家。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对调查单位认真培训,多方指导,圆满完成了1-3季度的统计报表工作。11月2日,市局社会科对我区进行执法检查,随机抽取2个规上企业,进行工资统计检查,结果显示,我区社会统计工作扎实,数据真实准确。
居民收入统计:居民收入统计采取抽样调查,全区共抽取50户城镇住户,50户农村住户。2020年是居民收入加快建设和推广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系统的关键之年,我局抓培训、多维护、勤沟通、广筛选“四项措施”推进电子记帐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电子记帐户达到63%以上。
其他服务业统计:全区其他服务业企业共6个,2019年纳入部门目标考核。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契机,对照检查,建制度、强措施,认真落实,确保服务业企业统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报表工作。
四是积极配合,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下半年以来,为了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局组织专业人员,围绕“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整理“十三五”时期年度数据,总结“十三五”,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绝对数到相对数,从增量到减量,从单项指标到综合指标,逐一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值,进行对比归类、归口,并配有图解形式展示,直观明了,图文并茂,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夯实基础数据。
三、精准施策,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
(一)攻坚克难,继续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2020年完成正式入户登记工作的基础上,2021年,将继续进行数据审核、数据汇总、资料开发工作。区人普办将严格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方案,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上党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做好《上党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鉴》及课题开发的准备工作,为上党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二)精耕细作,做好统计常规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统计业务水平
我局定期召开集中培训,进行统计专业知识、经济形势分析、规范统计执法程序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开展统计规范化基础建设专题培训工作。聘请省市专家教授担任主讲,培训范围包括区各相关部门、乡镇及“四上”企业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及统计人员,全面提高我区统计队伍业务水平;二是机关内部业务常态化培训。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每周轮流讲学,进一步挖掘机关人员内在潜力,培养一批基础扎实、业务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统计工作多面手,努力提升机关工作整体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增强责任意识,继续做好经济形势分析调研
2021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仍是一项长期任务,全区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特殊时期,对经济形势的预警、预判更为重要,下一步,我局将以更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统计“晴雨表”作用,立足服务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时搞好全区经济运行趋势分析预测,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持续提高统计服务质量。
三是继续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不断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一是加强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政务网,公开统计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二是发放《统计法》宣传资料,逐步完善政务网依法行政栏目,宣传统计知识,提高统计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通过专业业务工作布置会集中培训,或利用工作督查、检查、上门指导等形式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四是定期对相关部门、乡(镇)、开发区、“四上”企业进行检查指导,提高数据源头质量,并对在执法中发现的违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
(三)继续尽心尽力,配合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部门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挖掘数据更深的内涵。 重点围绕“十三五”目标值,分析优势指标、巩固指标、短板指标,静态分析,动态研判,解剖麻雀,透析原因,预判未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的重大要求,展望今后五年产业政策,用产业支撑数据,确保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既能“跳起来摘桃子”,又能“俯下身子去推车”,既符合上党现实要求,又符合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