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网  |   长治市政府网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治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统计局>年度报告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8-02257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发文机关长治县统计局 主题词
标题2017年度统计公报
主题分类统计 发布日期

2017年度统计公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今年以来,我局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按照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监测、预警、服务、党建”等四个环节,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创新“四大机制”的工作思路,大胆改革,大力推进,深入实践,极大提升了统计工作效能,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快捷的统计支撑,为完成年初人代会制定的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将今年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1月—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第三季度,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16.9亿元,居全市第四位,增速10.5%,全市排名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5亿元,居全市第三位,增速8.6%,全市排名第一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居全市第四位,增速6.9%,居全市第六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6元,居全市第四位,增速6.9%,居全市第七位。

  截止11月份,我县工业增加值总量达98.8亿元,居全市第二位,增速18.65,居全市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45.52亿元,居全市第六位,增速-6.5%,居全市第十三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18.03亿元,排名全市第一位,增速52.09%,居全市第四位。

  预计2017年四季度末,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65亿元,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3亿元,增速增长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30188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5987元,增长7%。预计到2017年12月,工业增加值总量可达到108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0.3亿元,增速-13.8%。

  、夯实“核查比照”监测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客观。

  1、制定《核查登记簿》、现场问询表,采取灵活多样的核查方式对报表单位上报数据进行认真核查,确保各项数据都有原始资料支撑日常工作中,各专业针对基层报表单位报表情况编制统计核查登记簿,将每一次核查、抽查、催报工作都记录在案,方便随时核对、甄别,保证了基层报表工作的连贯性、严谨性。在每次对重点企业进行下乡调研时都随身携带现场问询表,随时记录企业动态发展,随时更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到了手中有据、心中有数。对核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下发《核查预警通知书》,监督其及时进行整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017年,我局专业科室对在库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核查监测,对23家工业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对3家洗煤业和1家煤矿下发核查预警通知书,责令整改;对发现问题的项目单位进行问题告知、责令整改30余次,罚款2个。对41家社会消费品企业样本抽样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实,对已关闭、不符合统计要求的单位进行替换。

  2、建立随报随审机制,对联网直报单位所上报的数据之间的逻辑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出有据;

  3、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切实提升基层统计队伍业务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因技术性失误所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2017年间,我局开展城乡住户轮换培训、工业能源绿色发展培训、科技创新企业指标培训等多次专业培训,并通过内评外请,提升我局专业人员分析、对比数据的能力,结合经济走势,为县政府经济作出专题分析报告。

  4、保证专项专职专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大型普查及抽样调查工作,竭尽全力摸清各行业“家底”,确保数据质量过硬;

  5、编撰《长治县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汇编》,从制度层面对统计工作规范运行进行实时监测。

  、强化“研判分析”预警机制,提高统计业务的高效规范。

  1、创建每月中旬经济分析小组研判平台,设立工业、能源、固投、财贸等重点专业监测挂图,逐表逐项,实践推演研判;

  2、规范专业原始数据分析建档,按“收入定支出”的思维,加强一套表各类数据的匹配和衔接,保证数据间逻辑性;

  3、定期编撰《月度监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预报》、《季度经济分析报告》等统计专报;截至11月底,我局编撰《月度监测》专报10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预报》7期,《季度经济分析报告》3期。每逢月底,都要在机关会议室对本月经济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上月及上年同期数挂图推演,力求对各专业经济未来走向进行精准预判,全面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走势,深刻剖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撰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增强前瞻性和主动性,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及时梳理业务资料,归档建册,确保分析有据,留档备查。

  、创新“数据开放”服务机制,提高统计工作的阳光快捷。

  1、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发“数据黎都”app网络平台,大幅提升数据传输与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便捷性;

  2、认真编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长治县统计年鉴》,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留下生动翔实的数据史料;

  3、编撰“我型我数”两会册子,为两会召开提供统计服务;

  4、及时面向社会发布《统计公报》,向全县人民展示我县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果。

  5、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局农业科加大工作力度,较好的完成了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前期准备阶段,我局按照市农普办的要求,确定了县、乡镇两级农业普查办公室,确保普查对象及普查员人数,落实专项经费,发放物资,并通过多种媒介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调查登记阶段,要求每名普查员实地登记时必须佩戴好普查证,并于2016年12月25日完成全县摸底清查工作。

  数据处理阶段,按照边清查、边审核、边录入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准确界定普查对象,形成普查登记底册。对数据采集、审核、录入、上报等全流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向市农普办进行问题反馈,在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问题。

  审核总结阶段,目前我县工作已进入审核总结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农普工作的顺利完成尤为重要,主要是要做好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成果的发布、农村统计调查基础信息的系统的建立、普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局农业科人员将注意经验积累,做到总结到位。

  、完善“四先四型”党建机制,提高统计队伍的忠诚敬业。提出并完善“思想领先,学习型;行动领先,创新型;业绩创先,廉洁型;作风率先,服务型”等“四先四型”党建机制

  1、结合“两学一做”制定周一集中学习制度,使全体机关干部学习长期化、常态化

  2、加强“三基建设”,扎实推进作风建设,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上行下效,打造机关过硬作风,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3、深化“巡视回头看”活动,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真正保持“清水衙门清如水”的良好形象。制定出台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长治县统计局机关人员廉政勤政纪律十二条》,为机关作风建设保驾护航

  4、以完善“三会一课”为抓手,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用新风换正气,用正气提能力,用能力换服务,我局的党建、妇建、工会、扶贫等多项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进一步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廉洁从政

  1.签订《拒绝数据造假责任书》,使求真务实、廉洁从政的优良作风在统计系统蔚然成风,是统计核心价值观得到牢固树立。

  2.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加强学习教育,强化队伍管理,自觉遵守廉政纪律,坚持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市、县各项配套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做到在生活上廉洁简朴,在经济上公私分明,在工作上秉公办事,严格约束自己,勤政廉政。努力提升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严守统计工作“四条红线”,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做到守规矩,不越界。

  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制定专人负责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对廉政风险防范建设负总责,同时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出台了长治县《统计局机关人员廉政勤政纪律十二条》,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组建了党风政风监督评议小组,并制作了廉政勤政宣传长廊,从思想到行动上对机关全体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范,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突破。

  当前,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的职能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局将按照省市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建设思想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统计队伍,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