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审计局>公共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5-0955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5-04-16 |
发文机关:长治市上党区审计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布日期:2025-04-16 |
一、区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及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区审计局组织对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各部门、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的依法监督下,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1.财政收入平稳。从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看 ,全区税收完成既定目标,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1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比逐步提高,意味着我区财政收入增长趋于稳固。
2.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结构逐步优化。2022年,区财政在保障支出进度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工资、运转和基本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的一般性支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8%。
3.规范预算管理,财政改革稳步推进。2022年,区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和完善评审工作程序,全面加强政府采购,继续清理压缩财政借、垫款,严格控制财政新增借款,积极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常态化监测机制,采取措施努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兜牢“三保”底线,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二、此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有:
(一)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方面。直达资金未全部支付到位;法定支出未达到增长比例。
(二)收支预算执行方面。个别单位存在应缴未缴预算收入;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精准,结余资金年底平衡;存量资金结余多,统筹使用率不高;个别单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和内容;部分预算单位未将长期闲置的沉淀资金交回财政统筹使用;1个单位的项目未按约定完成;个别单位历年出借给职工个人使用资金未收回。
(三)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部分乡镇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部分单位主管的部分项目进展缓慢。
(四)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方面。1个单位出具确认函增加偿债风险。
(五)国有资源、资本和资产管理方面。部分单位未将报废、拆除、移交和处置的资产从资产管理系统中核减;1家单位未将改造置换的房屋纳入资产管理系统;1家单位未将租赁到期的房屋及时腾退;2家单位投入使用的新建综合业务楼未办理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抽查的15家国有企业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和未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部分国有企业在盈利的情况下未进行利润分配;个别企业未按规定申报缴纳房产税、残疾人保障金和工会经费;1家企业未把相关费用在当年损益科目中核算;个别企业自成立以来除存在部分管理费用支出和利息收入外,未发生任何经济业务;1家企业未将已交付使用项目办理验收结算。
(六)决算草案编制方面。1个部门通过非财政资金专户进行支付;个别单位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
(七)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专项调查及其他审计方面。1.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方面:2个单位将专项债券资金支付债券申报前期费用;部分项目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合同印花税;1家单位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未办理竣工验收;1家单位承建的养老院工程未按计划完工投入运营;个别单位未将转入过渡账户的专项债券资金进行支付;部分单位项目运营管理不到位,效果不佳。2.中等职业教育运行和管理方面: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不达标准;选修课程占比和行业兼职老师数量不达标准;未安排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未按照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具体工作;未按规定提取助学金。3.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方面:企业未取得相应的从业资质;未正确核算收入和工程施工成本;未按规定缴纳合同印花税;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手续不完善、程序不规范。
三、审计发现问题处理及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
根据审计结果,区审计局已依法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此次审计查出应上缴财政金额8875.42万元,审计移送案件线索1起,移送主管部门2起。
针对本次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预算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各部门及单位要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执行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按照“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压减不必要的行政支出。财政部门要严格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要求,坚持有保有压,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强化债务风险管控,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防止出现资金闲置沉淀或损失浪费,充分发挥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
(二)强化绩效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资金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采取有效管控措施,转变“重支出、轻绩效”观念,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产安全运行、保值增值,并发挥长期效益;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对以前年度财政结余资金进行清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切实维护国有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管理制度,明确国有资本收益的对象和上缴比例,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和利润的行为,确保国有资本收益应收尽收。加强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升新形势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职,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