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网  |   长治市政府网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治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司法局>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5-0940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5-04-15
发文机关长治市上党区司法局 主题词长治市上党区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标题长治市上党区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5-04-15

长治市上党区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认真落实《山西省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办好“惠民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2025年,上党区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任务量为4520人次,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任务量110件。

一、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

(一)服务对象

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民群众。

(二)服务内容

1.就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作出解释、说明,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基层群众法治意识;

3.协助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4.及时引导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5.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服务要求

1.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要积极推选优秀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区法律援助中心、各司法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值班人员之间要注重相互沟通和遇事调岗,确保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2.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个工作日安排值班,值班时间参照该中心工作时间,每次值班不少于8小时;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周排1次班,每次值班不少于4小时。

3.严格遵守签到签退制度和值班工作纪律。迟到、早退等一次扣50元。在点名抽查中发现无正当理由脱岗的,区中心值班每次扣除100元、乡镇工作站值班每次扣除150元。一个月内3次以上脱岗的,当月不予发放补助。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负责逐日抽查并记录情况。

4.提高政治站位,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解答咨询要热情、耐心、周到和文明,做到一事一记、一次一记,记录内容完整规范。服务记录内容缺项、不规范的,一次扣50元。解答完毕后再次与服务对象确认服务内容,并请服务对象对本次服务进行评价。评价为“不满意”或被有效投诉的,经核实情况属实的,一次扣50元。

5.解答咨询要注重方式方法,依法依规作出解答,不得有错误引导或不当承诺行为,应注重收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大规模上访事件的矛盾纠纷信息并及时上报。

6.精心组织安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免费法律咨询任务量(见附件)。可以深入群众聚集地开展免费法律咨询,也可利用传统庙会等活动到现场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每月进村入户开展免费法律咨询不少于2次。

7.积极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协助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参与司法所组织的法治讲座、普法宣传等活动。每人每年至少参与5件调解案件,要有调解现场照片,调解协议和案例。

8.及时报送工作图片、信息、报表和案例。每次咨询要报送咨询图片和信息,每个月底报送一篇咨询案例。

(四)值班补贴

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任务量按照每次值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8—10人次计算,由值班法律服务人员负责完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每人每天补贴200元,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每人每次补贴300元。工作表现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值班人员,由区司法局推荐,经市司法局批准,可在年度资金范围内适当提高咨询值班补贴,但不得超过补贴标准的10%,人数不得超过法律服务人员总数的5%。

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一)服务对象

农民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困难职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有民事、刑事诉讼代理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以及属于以上9类特殊群体的通知辩护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二)服务人员

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法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代理和辩护。

法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和法律援助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

(三)服务要求

1.优化便民措施。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降低特殊群体法律援助门槛。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通过电话预约受理、邮寄办理、网上受理、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保障特殊群体就地、就近、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2.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查和案件指派、办理、结案、归档等工作流程,强化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开展案件质量行政评查和同行评估,改进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3.确保案件录入。规范法律援助案件录入,区法律援助中心要确保将法律援助案件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录入山西省法律援助管理系统,录入情况将作为我区任务完成进度、专项经费发放的依据。

三、开展延伸服务

(一)针对性普法

根据免费法律咨询数据分类,我区群众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法律服务主要涉及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借贷纠纷和交通事故等纠纷。围绕群众这些法律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

(二)源头化预防

围绕基层治理需要,将咨询过程中排查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推送至综治、公安、信访等部门,助力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工作,将法律咨询“数据库”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参谋部”。

(三)联动式服务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将咨询现场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及时导入法律援助、公证、调解、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机构,或者甄别移送至公检法、人社、信访、民政等部门进行对接处置,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惠民工程”是省司法厅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各司法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负责值班人员相关信息、值班时间的公示;平台值班人员的日常考勤和考勤情况的报送;定期回访,听取群众意见反馈。各位法律服务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咨询工作,确保咨询质量,争取提前或超额完成咨询任务量。

(二)加强协同合作

各司法所要结合自身工作,加强与法律服务人员的协同合作,引导其参与人民调解、法治讲座、普法宣传等活动,或者为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法律服务人员联系村委,进村入户、到庙会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免费法律咨询等活动。

(三)注重宣传引导

各司法所要在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开展“惠民工程”专项宣传,依托乡村广播、宣传栏、法律顾问微信群等实现宣传全覆盖,利用庙会、集会等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的影响力。

附件:上党区2025年度“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工作安排表

上党区2025年度“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工作安排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