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组成部门>人社局>公共目录>工作动态>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2-69096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2-07-12 |
发文机关:上党区人社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治市上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2-07-12 |
2022年,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区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各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1.今年以来获得的省级以上荣誉。无
2.今年以来召开的省级以上现场会工作推进会。无
3.今年以来主动争取的省级、国家级资金情况。无
二、202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2022年新增就业目标任务4321个,现已完成2813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任务控制在3%以内,我区登记失业人数71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25人;为342家用工单位,9860人办理用工备案。
1.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2022年上半年办理各类人员《就业创业证》303 份;开展企业薪酬调查,调查56家单位,为制定工资指导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利用“长治好工作”服务平台提供线上服务,为各类招聘单位和广大求职人员提供便捷服务。截至目前,通过审核指导15家企业开展线上招聘,征集就业岗位2000余个。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专人专车送人到岗,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累计向昆山仁宝、京东物流、昆山科森、太原富士康等多家企业输送1000余人。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24周岁内失业青年)就业见习工作,2022年上半年,共征集见习单位27家,累计见习单位有47家,现正常开展见习工作32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28家,企业4家。截至目前,见习期满完成见习58人,提前终止见习129人,单位留用266人,111人正在见习。累计各级财政实际拨付的见习补贴262.23万元。
2.“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今年主要以“订单式”培训为主,培训结束后与录用学员签订一年以上的就业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培训结束后就业率不得低于80%。截至目前,我区共开展“订单式”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共计308人,培训合格学员已签订劳动合同并走上工作岗位。待疫情稳定后,将对学员进行毕班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今年将继续对企业进行在岗职工培训工作,预计完成3000人左右,各企业已开始陆续申报中。创业培训工作今年目标任务300人,目前培训机构正在申报备案资料,预计八月底将完成此项任务。
3.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受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86家,经严格审批,符合条件的69家,共计发放贷款1452万元,实现创业或带动就业人数达189人。为两家企业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租赁补贴6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申报正在宣传、申报阶段,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涉农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做到申报一家审批一家,积极落实好此项工作。因小微企业申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需要六个月的稳定工作期限,因此在九月左右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二)促进社会保障发展
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单位779家,参保职工334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94家,参保人数达10622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775人,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451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048户,参保人员7044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7697人。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均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
2.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为全区7049名企业离退休及遗属人员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各项支出共计12464万元;为3871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0939万元,代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丧葬、取暖费、遗属补助及取暖费55万元;为全区48366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支付养老金总额5103万元,累计为34530名6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支付养老金总额847.96万元;工伤保险累计支付2662万元;为23人支付失业保险金等共计43万元,为47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6.34万元;为7人发放职业技能补贴1.15元。
(三)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一季度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0081元,增速5.4%。二季度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1551元,增速14.2%。
2.非营利性单位工资总额收入情况。1-3月上党区区一中等八家非盈利性服务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3679万,上年同期2787万,同比增幅31.9%。1-6月上党区区一中等八家非营利性服务单位职工工资总额预估为6660万,上年同期5041万,同比增幅预估32.12%。
(四)扎实做好人事管理
2022年上半年专业技术人员聘用人数共52人,其中初级3人,中级20人,高级29人;事业单位人员岗位晋升286人。为做好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对全区管理岗位人员进行摸底汇总。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线上培训,全区共计4067人次参加培训,其中高级职称388人,中级职称1742人,初级职称1937人,通过率达100%。
(五)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上半年提出书面申请的劳动争议案件205起。经审查,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有1起,已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及时保障申请人通过其他途径实施司法救济。符合受理条件的204起,全部予以立案。目前,已结案197起,其中裁决结案16起,调解结案174起,撤诉结案7起,正在审理当中7起,调解率92%。
2.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责任,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职责,加大监察力度,确保“三个清零”。2022年上半年,监察队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21家,涉及劳动者5818人,受理投诉举报案件64件,处理64件,结案率100%。帮助189名劳动者追讨工资报酬231.9401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对辖区内的煤矿、洗煤厂等易发生超时加班问题的涉煤企业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切实掌握了相关行业的劳动用工情况,对企业负责人、劳资负责人、劳资员等进行了关于职工依法休息休假、严禁超时加班等法律法规方面的政策解读,共检查企业17家,其中加工制造企业2家,涉煤企业14家,平台企业(快递)1家,合计涉及劳动者8882人。
三、亮点工作
(一)设立“就业服务工作站”
按照山西省人社厅的最新批复,为全区十个乡(镇、街道)设立“就业服务工作站”。我们通过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体检考察、双向选择等程序公开选聘了3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各乡镇于7月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3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均已到岗。“就业服务工作站”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全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在推动农民工稳岗增收、推进基层就业创业工作中发挥切实作用。
(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1.对我区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和其它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实施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政策。目前已为70家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26万元,为341家企业单位缓缴养老保险费667.77万元,惠及职工11361人。
2.失业保险费率降低。截止6月底累计惠及参保单位125家,减免失业保险费351万元。
3.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提高至50%返还,中小微企业由60%提高到90%。截至目前,已为77家申请企业返还补贴349万元,经过市局审核先行为39户小微企业拨付资金136万元,进一步扩大了政策受益面,提高了返还效率,努力实现“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和帮扶企业脱困、转型升级的目标,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四、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劳动力输出难度加大。一是受地域、疫情等影响,我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大都不愿背井离乡,即使发达地区薪资待遇高,也不愿出远门,劳务输出工作困难大。二是基层的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渠道不够畅通,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三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缺乏信息共享,总体跟不上劳动力大范围、高速度流动的就业需求。
(二)社保扩面难度大。社会保险各险种参保不平衡,参保覆盖面不充分。存在参保职工人数萎缩、非公有制企业参保难、新业态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仍游离在社保之外等问题,扩面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暂时经营困难,出现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现象,社保扩面征缴难度增大;一些企业长期经营困难,破产国有、集体企业拖欠社保问题突出,影响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
(三)仲裁案件持续增加。因工伤赔偿问题、请求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的案件引发的劳动争议增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拨付工伤待遇时间长,造成工伤职工受伤后不能及时享受工伤待遇,与用人单位的矛盾加剧,协商无果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案件增多的情况下,急需增加专业办案人员的力量,提升办案水平。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1.加强技能提升培训。大力推进“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全年完成培训2750人次。打造劳务品牌,着力推动我区“振东制药药茶”、“电子商务”“山西护工”等品牌建设。
2.继续落实高校毕业生“七补一贷”和小微企业“六补一缓”工作。通过开展对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享受就业补贴、大学生自主创业享受场租补贴、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训补贴等,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保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3.继续开展2022年第二批就业见习岗位征集、人员对接等活动,为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提供更多见习机会。
4.开展技能人才选拔。积极组织参加全市技能大赛,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带动广大劳动者争先提升技能的热情,更好的服务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全面实施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全面摸清未参保人员底数,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退伍士兵、新业态从业人员和断保续保人员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保人群全覆盖。
2.推进社保政策落实。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及时调整提高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和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加强人事人才管理工作
1.鼓励支持人才往基层流动。组织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培养基层人才。
2.组织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
(四)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开展“双和谐双百千”等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对经济性裁员等突出问题进行排查。实现劳动监察结案率9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率达70%以上,仲裁率结案率达90%以上。
202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