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道安康,幸福美满粽飘香。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寄托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为弘扬民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北呈乡各村、帮扶工作队开展端午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及贫困户,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展现浓浓节日情。
6月24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团区委帮扶工作队带领泰都村镇银行青年志愿者等一行到须村为70岁以上老人及贫困户送上节日的慰问,并为贫困户打扫卫生,村两委干部、志愿服务队陪同。
6月24日,区妇联帮扶工作队到南岭头村与村委干部一同举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关爱老人”端午节主题活动,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及贫困户发放粽子。
6月24日,端午节前夕,区疾控中心帮扶工作队一行到北张村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支部书记王建红等陪同。
6月22日,北呈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在支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发动广大妇女姐妹们共同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传承文化,发扬爱国主义情怀,关爱弱小。
志愿者们动手泡米、煮粽叶、泡枣、包粽子,为村里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送上满满的端午节“关爱”。
6月23日,北和村组织妇女志愿者开展包粽子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
6月23日,青龙沟村村委及包村干部为贫困户送粽子,送去端午浓浓的慰问和关心。
仲夏6月,粽香十里。在这粽香浓浓的端午,通过慰问、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弘扬和传承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表达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景仰与缅怀,也深切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