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八义镇>公开目录>标准目录信息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1-03-08 |
发文机关:八义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长治市上党区八义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08 |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同样是我镇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意义十分重大。我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精心组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统一认识,认真编制了我镇“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016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工作全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全镇新创办小微企业20个,培育“小升规”企业2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15年的2.7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立足区位优势,全镇以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调产涉及18个合作社,总面积2314.98亩,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建师庄、东山、石窝沟、北楼底四个美丽乡村,红绿彩三产融合产业园、稼保辣椒产业园和鑫水仙桃采摘产业园3个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25户1049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民技能培训900余人,岗前培训2000余人,补贴金额59.4万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建成公交专用线,使惠民公交惠及于民,全镇水网改造持续推进,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清洁取暖工程全部完成,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人居环境;全镇科教文卫事业取得新发展、新进步;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三、 “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
“十四五”时期,我镇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将我镇打造成全区农业创新、休闲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镇,实现由纯农业向农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转变,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新八义。
(一)以推进“两园两地一产业”建设为目标,打造上党区发展新增长极
1.以楠萨姆酒庄为基础,利用千亩葡萄园,在完善葡萄酒产业链的同时,将葡萄酒生产、加工展示、参观、品鉴和观光旅游、休闲采摘融为一体,整合周边游及农特产品,成为集高端农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打造成我省全域旅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新标杆。
2.以八义窑红绿彩及博物馆为基础,利用自身文化产业载体的优势为高校师生、业内专家搭建良好的平台,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展示出来,将历史人文价值、创意设计成果、产品效益转化结合起来,打造全国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示范园。
3.以金世恒科技为基础,充分利用我区区位优势,抓住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机遇,推动金属钙产业上档次、上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向精加工、深加工的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持续发力打造全球金属钙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4.以西旺沟百家亲种养殖合作社的红薯种植为基础,用“小红薯”来做“大文章”,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拓宽产业链条,发展薯粉、粉条等深加工,推动土地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实现“灰头土脸”向“华丽逆袭”的转变,打造全自然无公害的地方标志名牌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上党地区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5.充分利用我镇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旱作绿色生态小米产业,扶持成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绿色有机认证,打造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行成“一镇一品”;借助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破解农产品产销脱节,“卖难买贵”的问题;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发展米粉、米酒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我镇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二)以党建为统领,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区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美丽生态宜居新八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镇党委要着力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在实处,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狠抓作风建设,通过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2.“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利用明年两委换届选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群众观念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两委主干,“一肩挑”比例达到百分之百,择优选配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支村两委委员,充分发挥支村两委组织协调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干部培训管理,继续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党员结构,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党组织肌体补充新鲜血液,为基层支部注入源头活水,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三)以民生服务为根本,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建立完善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实现弘扬文明新风。
2.“十四五”期间,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脱贫退出后续帮扶,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3.以建设“美丽、生态、宜居”新八义为目标,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老旧饮水管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4.完善“三纵三横”交通布局,扎实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积极筹划韩八线拓宽改造工程,利用五龙山龙山村至八义村、范家山村段现有防火通道建设旅游生态路。
5.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坚持落实“四级书记代办信访事项制度”,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以“山更绿、水更清”为目标,着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原则,全面打好打赢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牢牢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守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1.继续加大对“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对我镇“小散乱污”企业开展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巡查,确保整治到位不反弹,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加强对我镇辖区内的养殖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肃查处并依法取缔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养殖场,切实防范养殖场环境安全风险发生。
3.针对固体废弃物乱排乱放、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4.继续完善“检查站、防火通道、瞭望哨”点线面结合的防火工作法,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全时段监控,建立镇村两级责任体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宣传力度,坚决杜绝焚烧秸秆、垃圾现象,不断优化护林防火物防人防体系建设。
5.对八谏河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改变过去脏、乱、差局面,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四、“十四五”时期拟实施的重大项目
楠萨姆酒庄拟投资1.3亿元,规划建设古堡项目,该项目图纸设计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