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乡镇>八义镇>公开目录>标准目录信息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21-22137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1-03-29 |
发文机关:八义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八义镇202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2021-03-29 |
——2021年3月26日在八义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郝 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八义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特邀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四宜上党”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镇上下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发展至上,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成果丰硕。2020年全镇农业调产总面积1706.5亩,其中油牡丹1218.63亩,干水果经济林356亩,中药材131.87亩,生态林55亩。生猪存栏3313头,出栏4995,蛋鸡存栏537110只,出栏239520只,肉羊存栏1963只,出栏883只。全镇规上工业企业4家,新创办小微企业4个,培育“小升规”企业2个,即山西长治县雄山振义煤业有限公司、长治县融盛洗煤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达2.3亿元,超额完成15%,煤炭企业技术改造有序推进,投资3.7亿元的雄山辛呈煤业矿井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茂森养殖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循环项目,投资100余万元的有机肥发酵棚围墙改造工程和投资1000万元的果酒酿造工程成功上马。投资35万元的西旺沟村红薯储存库已建成,投资50万元的西旺沟村农耕文化体验园已开工。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民生保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脱贫攻坚决胜收官,成色十足。一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扎实开展贫困户遍访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补短强弱。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23户1042人,已全部实现脱贫。二是大力实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关注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采取“村集中组织实施、镇政府兜底拨付”模式,23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其中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低保户,1户五保户;新建12户,修缮11户;统建12户,自建11户),98户贫困户户容户貌改善全部完成。三是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全镇“雨露计划”教育资助行动,扶贫助学25人,其中资助大学生本科5人,实现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脱贫的各项政策全覆盖。四是强化产业扶贫。积极落实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其中,光伏扶贫带动67户、金融扶贫带动238户。重点扶持龙山村棉被制服加工车间、楠莎姆葡萄酒庄葡萄种植、八义窑红绿彩油用牡丹种植3个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增强内生动力。
疫情防控科学部署,精准有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组,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统筹抓好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从严疫情管控。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各村科学化设置卡点49处,成立临时党组织3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等工作队28支。镇、村、组三级干部联动,加强“四类”人员排查登记、实施居家隔离、宣传防疫知识、制作提示牌、缓办简办婚丧嫁娶事宜,积极履职尽责,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三是有序复工复产。组建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对照“十个有”标准,“一企一策”,积极对接,靠前服务,分类指导,宣传复工复产政策,助力镇域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秩序。四是踊跃捐款捐物。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员自发捐款捐物,充分展现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血肉亲情。经统计,党员自愿捐款1079人,共计137450元;社会捐款捐物155人,折合人民币77215元。
乡村振兴步伐铿锵,坚实有力。一是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以清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四堆”垃圾、整治垃圾乱倒为重点,全镇共出动机械300余台次,人工800余人次,清理“四堆”50余处,道路沿线白化30余公里,清理小广告200余处,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北窑沟、岔口、西横岭、西坪4个村495户“煤改电”全部完工;东山村红绿彩旅游专线、八谏河沿线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完成八义、龙山、西坪、狗湾、东横岭、杨家山、青岗等村“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八义、范家山、岔口、官道等村水网改造顺利完成;沟里、东山、南山3个村357户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全部完成。三是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在道路沿线、村级广场种植松柏、国槐、杨柳等绿植共计19200余棵,新增绿化面积70余亩。四是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践行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艺小分文艺汇演50余场,各类培训20余次。认真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了八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配置了“一墙四榜”、道路标语和文化宣传墙等设施,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了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强社会治理,社会稳定新格局不断形成
一是多措并举推进“三零”创建工作。围绕“三零”创建目标,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2020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0余个。二是铁腕出击打好禁毒攻坚战。对全镇62名机关干部和145名两委干部进行尿检,结果均为阴性,无一例涉毒。按照“五包一”要求,逐村逐户逐房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排查无死角,宣传全覆盖。经统计,共宣传排查农户6400余户,废弃房屋、厂房275余处,签订禁毒攻坚责任书27份,未发现嫌疑人员及场所。三是全力以赴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加大野外用火打击力度。新修防火通道8公里(龙山、南山2个重点林区村),新建瞭望哨1座(龙山村),新设野外全自动广播火情预警系统,配置高倍望远镜、灭火拖把、喊话器等防火器材,提高了森林灭火预警处置能力,全镇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火情。四是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全镇煤矿及非煤企业安全检查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重点行业非法“黑窝点”体检式精查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过去五年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八义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文明强基、产业提质富民、商创并举兴镇、和谐发展固本”的总体定位和思路,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文旅融合相得益彰。五年来,镇政府紧扣中心,统筹全局,实干兴镇,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发展,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坚持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并举,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并重,充分发挥镇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特有的红绿彩瓷文化,积极做好镇域规划,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出炉各类高端红绿彩瓷10万余件,《十二生肖套盘》荣获工美产业联盟“太行杯”文创金奖。八义镇红绿彩旅游专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工程全部竣工。八义窑民俗文化博览园顺利开园,八义窑文化博物馆、主题公园、传统瓷窑烧制作坊、现代瓷器生产区错落分布,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脱贫攻坚成果丰硕,五年来,八义镇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聚焦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重点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等问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龙山村棉被制服加工车间、楠莎姆葡萄酒庄、八义窑红绿彩3个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增强内生动力全镇423户1042人实现全部脱贫。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取暖替代工程,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镇所有行政村6792户全部改造完成。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沟里、东山、南山等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全部完成。2018年,我镇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张家沟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南山、张家沟、南窑沟被评为“美丽宜居乡村”。
民生福祉逐步改善,八义、龙山、狗湾、东横岭、石后堡等村“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全部完成,慈八线拓宽改造、南窑沟至师庄旅游公路顺利竣工,尤其八义公交专用线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八义村主街道拥堵问题,确保上党惠民公交通行,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快捷。龙山村水源井工程顺利竣工,吃水难题彻底解决。此外,八义、师庄等村水网改造全部完成,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水得以保障。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了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与27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文体文娱活动与便民服务,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队伍建设深得民心,坚持制度管人、预防在前、处置从严的管理理念,出台了外出报备、财务支出、作风纪律等各项制度,同时组织纪检、审计等专业队伍对抗疫捐款物资,扶贫、危房改造等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做到了以制度管事管人、干事与约束同步同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财务监管,厉行勤俭节约。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各位代表,成功凝聚智慧,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总揽全局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人民,向所有支持八义镇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优质大型企业;二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缓慢;三是机关办公、住宿条件简陋、拥挤,难以满足正常办公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党员干部思想解放、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气魄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努力补齐短板。
三、2021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长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六新”发展,按照四宜新上党发展要求,凝心聚力,改革攻坚,全力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能。抓好基建矿井建设,提升辛呈煤业、南窑沟煤业生产能力。加快首阳山煤业、振义煤业生产系统改造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当好企业的“店小二”,着力塑造金世恒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在高纯钙行业的竞争优势。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红薯、小米、辣椒等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围绕稼保农业辣椒酱生产线、西旺沟村红薯储存库、茂森米酒酿造项目,通过土地流转配套建设原料种植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吸纳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四是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南莎姆葡萄酒庄和八义窑红绿彩瓷为重点,打造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投资3000余万元配套建设集品酒、餐饮、住宿、葡萄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南莎姆酒堡和葡萄主题公园。依托八义窑民俗文化博览园和红绿彩实体店,形成八义窑文化博物馆、主题公园、传统瓷窑烧制作坊、现代瓷器生产区等文化旅游项目集群。
(二)完善公共服务,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范返贫和新生贫困、解决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饮水管网改造、“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旱厕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镇机关办公用楼建设,改善干部办公、住宿条件。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四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五是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乱占耕地建房前期摸排登记,为下一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夯实基础。
(三)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一是持续推进“三零”创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着眼“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确保重点信访案件全部清零,将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长(员)、村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室(站)、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效化解社会风险,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三是继续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完善“检查站、防火通道、瞭望哨”点线面结合的防火工作法,做好沿山50米隔离带和防火通道清理,在龙山、南窑沟、师庄新建3座瞭望哨。四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检查力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五是开展农村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隐患问题台账,逐项提出整治措施,精准施策、精准整治、精准销号。
(四)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执政根基。一是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精心组织实施换届选举,严格按规矩和程序办事,确保全过程风清气正。二是做好区委巡察“回头看”专项巡察整改工作。三是加大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多渠道选人用人,注重从年轻党员、农村致富能手、转业退伍军人、优秀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吸纳后备力量,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四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从严执政,取信于民,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四、未来五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十四五”时期,我镇将继续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创新、休闲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镇,实现由纯农业向农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转变,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新八义。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1)以楠萨姆葡萄酒庄为基础,利用千亩葡萄园,拟投资1.3亿元建设葡萄酒酒堡,融葡萄酒生产、加工展示、参观、品鉴和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延伸葡萄酒产业链,整合周边旅游游及农特产品资源,打造集高端农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2)以八义窑红绿彩及博物馆为基础,利用自身文化产业载体的优势为高校师生、业内专家搭建良好的平台,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展示出来,将历史人文价值、创意设计成果、产品效益转化结合起来,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示范园。
(3)以金世恒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充分利用我区区位优势,抓住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机遇,推动金属钙产业提档次、上规模,同时,向精加工、深加工的高质量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球金属钙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4)以西旺沟百家亲种养殖合作社为基础,用“小红薯”来做“大文章”,引进优良品种,扩大红薯种植规模,发展薯粉、粉条等深加工,推动土地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实现“灰头土脸”向“华丽逆袭”的转变,打造天然无公害的地方标志品牌农产品和上党地区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充分利用我镇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旱作绿色生态小米产业,扶持成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绿色有机认证,打造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形成“一镇一品”;借助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破解农产品产销脱节,“卖难买贵”的问题;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发展米粉、米酒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我镇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二)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建立完善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实现弘扬文明新风。
(2)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脱贫退出后续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3)以建设“美丽、生态、宜居”新八义为目标,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老旧饮水管网、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三纵三横”交通布局,扎实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协调配合区委“景景通”道路工程和污水处理站建设,积极筹划韩八线拓宽改造工程,利用五龙山龙山村至八义村、范家山村段现有防火通道建设旅游生态路,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4)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坚持落实“四级书记代办信访事项制度”,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改善镇村面貌。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原则,全面打赢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牢牢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守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1)继续加大对“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对“小散乱污”企业开展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巡查,确保整治到位不反弹,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加强对辖区内养殖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肃查处并依法取缔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养殖场,切实防范养殖场环境安全风险发生。
(3)针对固体废弃物乱排乱放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4)继续完善“检查站、防火通道、瞭望哨”点线面结合的防火工作法,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全时段监控,建立镇村两级责任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坚决杜绝焚烧秸秆、垃圾现象,不断优化护林防火物防人防体系建设。
(5)对八谏河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改变过去脏、乱、差局面,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建设成就令人振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充满信心!使命贵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与全镇人民并肩携手,继往开来,共同建设八义镇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1、“四宜上党”:是指宜商、宜居、宜学、宜养上党。
2、“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3、“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
5、“三零”: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6、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