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其他>交警大队>公开目录>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2-09440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2-08-15 |
发文机关:交警大队 | 主题词: |
标题: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案 |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布日期:2012-08-15 |
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针对雨、雪、雾等气候条件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因素,为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根据上级要求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
本着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工落实,全力抢险,减少损失,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四项工作原则,调动大队一切力量,全力投入恶劣天气条件的交通管理工作。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做到提前预警,及早准备,快速行动,切实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区域性严重交通阻塞。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雪、雨、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我县辖区内的所有道路。实施重点是县城主干道、国道207线、长陵公路、荫林公路、长晋公路、城际快速路、英雄南路等主干道路及县、乡村道路,恶劣天气产生的灾害、造成道路交通拥堵或根据县政府要求对救灾道路给予通行保障时,启动本预案。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管理的组织工作,在遇恶劣天气时,大队成立交通应急处置指挥部
指 挥 长:贾俊明
副指挥长:申少平 崔名峰
成 员:各科室、中队第一责任人
指挥部负责下达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的指令,组织各科室、中队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预案确定和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进行检查监督,并视恶劣天气持续时间等情况,及时了解、掌握路面情况和大队整体工作情况,就工作遇到的各类问题组织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大队交通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是通讯调度组。组长由大队长助理崔名峰兼任,副组长由秩序科负责人侯巍担任,责任部门为秩序科。负责全县应急工作信息的收集、上报以及大队领导指令的下达和落实工作;通过中队上报、群众报案等渠道,准确掌握路面堵塞、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保障各单位无线通讯系统的正常使用。
二是交通管制组。组长由大队长助理崔名峰兼任,副组长由秩序科负责人侯巍担任,责任部门为秩序科、各中队。负责全县勤务的总体指挥调度以及交通疏导和调流的指挥工作,并负责指导各中队及时清除、救援受困车辆和人员。
三是宣传报导组。组长由大队长助理崔名峰兼任,副组长由焦志清科长担任,责任部门为宣教科。负责恶劣天气下交通管理的宣传报导工作,重点对交通封闭、堵塞和调流等信息对外进行宣传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提示宣传。
四是事故处置组。组长由申少平副大队长兼任,副组长由陈玉飞科长担任,责任部门为事故科。负责对全县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及时处置。
五是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裴东斌担任,责任部门为办公室。负责备勤民警就餐、车辆维修、燃油供给等后勤保障工作;抢险应急装备、物资配发工作。
四、预警级别
应急处置工作分为三级预警:
(一)黄色预警(三级预警):指气象预报为小到中雪(雨)、大雾(能见度在200—500米之间)及路面局部结冰等天气条件;
(二)橙色预警(二级预警):指气象预报为大雪(雨)、浓雾(能见度在50—200米之间)及路面大面积结冰等天气条件;
(三)红色预警(一级预警):指气象预报为暴雪(雨)、强浓雾(能见度在50米以下)及冰冻灾害等天气条件。
五、处置工作流程
(一)与县气象局建立信息通报机制,提前预知天气变化;
(二)根据气象信息,在出现恶劣天气前,下达预警指令,启动预案;
(三)领导组进入工作状态,各单位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四)执勤民警全力疏导交通,开展交通救援,全力恢复道路的通行功能;
(五)对不具备通行条件的道路,在报请大队指挥部同意后,可临时对部分路段采取交通封闭或交通管制措施;
(六)协调、配合交通、公路等部门及时开展积雪清理和清运、道路封闭调流、救灾物资运输护送等工作。
六、勤务部署
(一)昼间勤务部署(8:00-18:00)
白天实行全员备勤,全体民警边工作边备勤。
大队机关:恶劣天气条件下,组织机关警力上路执勤,警力安排在国、省道、县城主干道,配合各中队开展交通疏导工作。
一中队:负责英雄南路、城际快速路及辖区内县、乡道路,要增加执勤巡逻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对路面交通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管控,重点加强对坡路、窄路、弯道、铁路道口、桥梁、临崖、临水以及事故多发点段的巡逻,巡逻时开启灯警。遇有堵塞隐患要及时排除。
二中队:负责国道207线和长晋公路及辖区内县、乡道路,要增加执勤巡逻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对路面交通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管控,重点加强对坡路、窄路、弯道、铁路道口、桥梁、临崖、临水以及事故多发点段的巡逻,巡逻时开启警灯。遇有堵塞隐患要及时排除。
三中队:县城主干线主要灯岗都要设警力指挥疏导交通,易堵路段要有机动警力负责巡视,发现堵塞苗头及时排除。特别是早、晚高峰时间,由于车流人流相对集中,要重点进行安排和部署。
四中队:负责长陵公路、荫林公路及辖区内县、乡村道路,要增加执勤巡逻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对路面交通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管控,重点加强对坡路、窄路、弯道、铁路道口、桥梁、临崖、临水以及事故多发点段的巡逻,巡逻时开启灯警。遇有堵塞隐患要及时排除。
(二)夜间勤务部署(18:00-次日8:00)
按照三级预警级别,实行梯队出勤、备勤制度。
第一梯队:备勤6名警力,适用于黄色预警(三级预警)。其中机关备勤2名警力,各中队各备勤1名警力。同时,第二梯队备勤警力要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第二梯队:备勤12名警力,适用于橙色预警(二级预警)。其中机关备勤4名警力,各中队各备勤2名警力,其余警力在家备勤。
第三梯队:备勤18名警力,适用于红色预警(一级预警)。其中机关备勤6名警力, 各中队各备勤3名警力,其余警力在家备勤。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信息收集,提高提前预警能力
通讯调度组要与县气象局建立信息通报机制,能够提前预知天气变化,出现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时,根据县政府、县公安局的指令和预案调集力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预警级别指令,使各项工作有计划高速运转,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二)领导深入一线,发挥领导表率作用
启动黄色预警时,各科室、中队第一负责人要亲自带班,组织开展疏导;启动橙色、红色预警时,大队领导前往中队,指导各中队进行交通疏导管控工作,大队领导要全部下到路面一线,大队领导包片,中队长包线,民警包点,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人。
(三)明确工作重点,提高道路管控能力
1、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科室、中队要科学合理安排好执勤警力,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到路面,要在桥梁、涵洞、隧道、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增设临时交通安全警示设施,三中队要在主要灯岗和易堵路口、坡路都要安排执勤警力疏导交通,重点路段要有巡逻车巡视,及时排除各种堵塞隐患;一、二、四中队要组织巡逻警力加大巡逻管控力度,严防交通事故,加强交通疏导,救助受困车辆,迅速恢复交通通行。
2、针对大雾、积雪、结冰等恶劣天气,各中队要视情况采取阶段性或者区域性的交通管制,大雾天气能见度在50米以内的道路,各种车辆特别是客运车辆一律禁止通行,能见度在50米以上的道路要派警车为过往车辆特别是客运车辆引路。同时利用巡查车采取不间断喊话鸣笛警示等方法,,提醒驾驶人保持安全行车速度谨慎驾驶,对恶劣天气下不服从交通管制、违法超速、超员、变更车道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从严处理,保证行车安全。
(四)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事故处置组值班民警对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发生的轻微事故,按简易原则快速处理,减少事故占路时间。需要一般程序处置的交通事故,事故处置组值班民警必须按规定时间迅速到达,快速处理。同时,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处置重大交通事故的准备工作。
(五)加强道路交通疏导,确保抢险救灾车辆安全畅通
在出现恶劣气象条件下,对运送救灾物资、抢险人员的车辆和执行紧急抢险任务的指挥车辆,要实行优先通行原则,必要时可安排警车引导,确保送往灾区的各种物资安全抵达。上述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要快速处理事故现场,尽快恢复交通。
(六)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增强预警工作
在雨、雪、雾天气及路面发生结冰的情况时,宣教科要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向驾驶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布路况信息、恶劣天气安全驾驶知识等内容,增强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八、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中队要高度重视,不能有麻痹思想,按照大队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加强值班,保证通讯联络畅通,保证各项指令能够及时落实到位。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准擅自离岗,保证接到大队指令后,能够及时出警。值班民警和备勤民警手机须24小时保证联系畅通。
(三)加强后勤保障,要保证通讯畅通,巡逻车性能良好,各种交通管制设施完好,勘察现场工具齐全有效,以保证交通疏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信息反馈,各中队要按大队要求按时上报路面交通管理信息,遇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上报,便于指挥部了解掌握情况。